在多肉养护过程中,浇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多肉的生长与健康。若不掌握正确的浇水方法和注意事项,很可能会让精心呵护的多肉遭受损害,所以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不容小觑。
要了解多肉的生长习性来确定浇水频率。不同品种的多肉对水分需求差异较大。比如像姬胧月、冬美人这类比较皮实的普货多肉,它们相对耐旱,一般在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浇水。通常来说,在春秋生长季,大概每隔7-10天浇一次水就可以。而像玉露、寿等十二卷属的多肉,它们的根系比较浅,且喜欢相对湿润的环境,浇水频率就要高一些,大概4-6天浇一次,但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
浇水时间的选择也很关键。夏季高温时,多肉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生长缓慢,此时浇水要格外谨慎。最好选择在傍晚时分浇水,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因为中午浇水后,水分迅速蒸发,根系来不及吸收,还容易导致土壤温度骤变,对根系造成伤害。冬季则相反,尽量选择在温暖的中午浇水,水温要与室温相近,防止冷水根系。
浇水方式也有讲究。对于大多数多肉,采用浸盆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准备一个比花盆稍大的容器,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花盆放入水中,让水慢慢渗透到花盆底部,直到土壤表面湿润即可。这样能保证土壤均匀吸水,避免出现局部积水或缺水的情况。但浸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否则容易导致土壤过于潮湿,引发烂根。如果不方便浸盆,也可以采用沿着花盆边缘缓慢浇水的方式,让水分慢慢渗透到土壤中,同样要避免直接对着植株浇水,防止水分残留在叶片上,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灼伤。
判断土壤干湿程度是决定是否浇水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手指插入土壤约2-3厘米来感受,如果感觉土壤干燥,就可以浇水了。也可以观察土壤表面的颜色变化,颜色变浅、发白通常表示土壤缺水。还可以用竹签插入土壤中,拔出后观察竹签上是否沾有潮湿的土壤,以此来判断土壤内部的干湿情况。
环境因素对浇水也有影响。如果养护环境通风良好,水分蒸发快,浇水频率可以适当增加;反之,在通风较差的室内环境,浇水间隔就要延长。而且空气湿度大时,如梅雨季,要减少浇水次数,甚至可以暂停浇水,防止多肉因水分过多而徒长或烂根。
在浇水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刚上盆的多肉,由于根系还未完全恢复,不要急于浇水,一般等待2-3天,等根系适应新环境后再少量浇水。多肉换盆后,也需要等一段时间再正常浇水,让根系有时间重新扎根。如果多肉出现徒长现象,要适当控制浇水,增加光照,帮助其恢复紧凑的株型。
多肉浇水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总结经验。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浇水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让多肉茁壮成长,展现出它们最美的姿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独特的绿色风景。否则,不重视这些浇水要点,多肉很可能就会逐渐枯萎死亡,让我们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千万不要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吃大亏。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6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