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水稻农户必须知道的绿色防控技术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5-05-22 16:42:02
  • 3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户们肩负着保障粮食产量与质量的重任。而绿色防控技术对于水稻种植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着水稻的健康生长,更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的安全紧密相连。掌握绿色防控技术,是每一位水稻农户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绿色防控技术强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优良抗病虫品种是关键的一步。优质的水稻品种自身具备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在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侵袭几率。比如一些对稻瘟病、纹枯病等常见病害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可大大降低农户在防治病害方面的投入。合理进行水稻的播种期安排也不容忽视。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精准确定播种时间,能有效避开病虫害高发期。像在一些地区,提前或推迟播种,可使水稻生长阶段与病虫害的活跃期错开,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科学的田间管理是绿色防控的重要环节。合理密植能保证水稻田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抑制病虫害的滋生。过密的种植会导致田间湿度增大,为病菌和害虫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而合理密植则能让水稻植株健康生长,增强自身抵抗力。做好水肥管理也极为重要。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均衡供应,可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过多或过少的施肥都可能引发水稻生长不良,从而易遭受病虫害。水分管理方面,要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灌溉和排水。例如,在孕穗期保持浅水层,能促进水稻生长,同时不利于一些水生害虫的生存;而在灌浆期后,适当干湿交替灌溉,可防止根系早衰,减少病害发生。

物理防治手段在绿色防控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有效诱捕多种害虫,如螟虫、稻飞虱等。这些害虫被灯光吸引后,扑向杀虫灯而被电击致死,减少了田间害虫的数量,降低了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还可采用色板诱捕技术。针对一些对颜色有特定趋向性的害虫,如蚜虫、蓟马等,悬挂黄色或蓝虫板。害虫会被色板的颜色吸引,黏附在色板上,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这种物理防治方法无污染、无残留,对环境友好,能有效保护稻田生态系统。

生物防治更是绿色防控的核心内容之一。保护和利用稻田中的天敌资源是关键。稻田中有许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蜘蛛、寄生蜂等。农户要尽量减少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为天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例如,在田间保留一定面积的杂草,可为一些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可人工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赤眼蜂能将卵产在害虫卵内,使害虫卵不能孵化,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也是重要手段。像苏云金芽孢杆菌(Bt)制剂,对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它通过产生毒素杀死害虫,对环境和人畜安全无害。

化学防治要科学合理运用。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精准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避免盲目加大药量和频繁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既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例如,在防治稻瘟病时,可选用三环唑等药剂,按照规定剂量和方法进行喷雾防治。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水稻农户要充分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的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防控体系。这样既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实现稻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今后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每一位农户都应积极践行绿色防控技术,让绿色成为水稻种植的主色调,为我们的餐桌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