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稻种植新手而言,育苗是关键的起始步骤。这关系到后续水稻生长的整体态势,掌握科学有效的育苗技巧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苗床准备工作。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且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苗床。提前进行翻耕,深度约为 15 厘米左右,让土壤充分疏松。然后施足基肥,可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如每亩施入 1500 - 2000 公斤,均匀撒施后翻入土中,使土壤肥力均匀。苗床的宽度一般以 1.2 - 1.5 米为宜,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过长,方便管理操作。
选种也不容忽视。要挑选适合当地种植环境、抗逆性强且高产的优良品种。比如,在一些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可选择耐湿性较好的品种。选种时,先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去除秕谷、杂质等。接着进行晒种,选择晴天,将种子薄薄地摊在晒场上,晒 2 - 3 天,期间要经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晒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晒种后,可用清水选种,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捞出漂浮在水面的秕谷等,留下饱满的种子。还可进行药剂浸种,用强氯精等药剂按照说明配置合适浓度的溶液,将种子浸泡其中,一般浸泡 12 - 24 小时,能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预防苗期病害。
适时播种是培育壮苗的重要环节。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当气温稳定通过 12℃时即可播种。过早播种,气温低,种子发芽慢,易受病菌侵害;过迟播种,会影响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播种前,先将苗床浇透水,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一般每亩苗床播种量为 10 - 12 公斤。播种后,轻轻压种,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接着覆盖一层厚度约为 0.5 - 1 厘米的营养土,营养土可选用肥沃的菜园土与适量的腐熟农家肥混合而成。覆盖土后,再用喷雾器喷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苗床管理是培育壮苗的核心。在播种至出苗阶段,要保持苗床温度在 30℃左右,以促进种子快速发芽。可通过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来增温保湿。当有 80%左右的种子出苗后,要及时揭去地膜,防止高温烧苗。此时要注意控制苗床湿度,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在秧苗一叶一心期,要适当降温,温度保持在 25℃左右,防止秧苗徒长。可追施一次断奶肥,每亩用尿素 2 - 3 公斤,加水稀释后均匀喷施在苗床上,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增强秧苗的抗逆性。在秧苗二叶一心期后,要逐渐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使秧苗适应外界环境。移栽前 3 - 5 天,要停止浇水,蹲苗,以增强秧苗的抗植伤能力,便于移栽后快速返青。
病虫害防治在育苗阶段也不可掉以轻心。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青枯病等。对于立枯病,可在播种前用敌克松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预防。发病初期,可选用甲霜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青枯病主要通过控制苗床湿度来预防,发病时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缓解。虫害方面,如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在播种前用辛硫磷等药剂拌种预防。对于稻蓟马等地上害虫,可在秧苗三叶期后,选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水稻育苗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手只要掌握好苗床准备、选种、播种、苗床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巧,就能培育出健壮的秧苗,为后续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逐渐成为水稻种植的行家里手。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5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