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茄子菌核病的防治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3-12-01 17:37:55
  • 76

发病症状:苗期发病始于茎基部,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致茄苗软腐而死。成株期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后出现褐色圆斑,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花蕾、花柄受害,先呈水渍状湿腐,后脱落;果实受害通常始于果面残留的花瓣处,初呈水渍状,后呈黄褐色腐烂状,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后期形成菌核;茎部受害,主要发生在门茄果柄着生处附近或对茄所在侧枝上,多由开败的花或幼果上的病菌扩散所致,病部初呈水渍状且上下扩展,稍凹陷,后呈浅灰黄色,皮层腐烂,后期纵剖茎秆可见髓部有黑色鼠粪状菌核,植株自受害处向上枯死。

闃叉不鎺柦

1、苗期预防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播种时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配成药土,下垫上盖。加强苗床越冬期管理,晴天注意通风散湿,低温寒潮天气及时覆盖保温。

2、合理定植定植前深翻20~25厘米,埋没菌核;合理密植,行距55~60厘米,株距35~40厘米;畦面全面覆盖地膜,阻止子囊盘出土。

3、降湿抑病。选用无滴膜覆盖,减少水滴;早春宜选晴天上午施粪肥,阴天或下午不能施;晴天上午保持较高棚温,让水珠雾化,下午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夜间覆盖保温,防止叶片结露。

4、灌根蘸花。定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200~250毫升。在配制的防落素或2,4-滴蘸花液中加入适量腐霉利或异菌脲。

5、清理病株。及时拔除病株,剪下病枝,打去病叶,疏掉病花烂果,带出田外集中深埋;发病初期的门茄或对茄,先清理果面病部,后用适量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洒于伤口,果实仍可继续生长。

6、喷药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重点喷花和幼果,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7、烟剂熏蒸。遇连续阴雨天发病时,可每亩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50~300克,于傍晚均匀布点,闭棚熏一夜,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责任发布:乔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