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蔬菜缺钙高峰期在何时_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5-10-15 23:31:39
  • 1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钙元素起着关键作用。据研究,部分蔬菜对钙元素的需求量甚至超过氮元素,更远超磷元素,例如番茄对钙的需求量约为磷的4.5倍,茄子对钙的需求量是磷的4倍以上,黄瓜对钙的需求量则是磷的5倍左右。


  一旦蔬菜缺钙,易引发生理性病害,不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抗病性下降,感染各类病害的几率也会增加。
  蔬菜为什么会缺钙
  一是土壤因素。若土壤本身钙含量不足(如南方土壤),易导致蔬菜缺钙;北方土壤钙含量通常较充足,但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会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
  二是不良施肥习惯。部分种植者为追求高产盲目增施肥料,导致土壤盐分含量过高,抑制钙的有效利用。比如设施蔬菜栽培中,大量施用氮肥、钾肥,会降低作物对钙的吸收,最终引发缺钙。
  三是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特性。钙的运输主要依靠蒸腾作用,而棚室内湿度较高,蔬菜蒸腾作用较弱,会减少根系对钙的吸收量。此外,蔬菜的幼嫩部位及果实蒸腾作用较弱,对钙的竞争力不及叶片;且钙属于难移动元素,难以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因此缺钙症状会率先出现在生长点(如白菜干烧心、芹菜心腐病)和果实(如茄果类蔬菜脐腐病)上。
  常见蔬菜的缺钙症状
  钙元素缺乏时,作物分生组织生长减缓,最先表现为顶部叶片发黄、畸形,叶片边缘出现坏死斑。钙是作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钙会导致细胞壁溶解、组织变软,影响养分运输功能,造成营养成分运输受阻,棕色物质还会在细胞间隙积累,尤其在果实部位表现明显。茄果类蔬菜的脐腐病、筋腐病,以及樱桃番茄的“奥特曼果”(果肉发育不完全),均由缺钙导致。
  番茄缺钙:幼叶顶端发黄,植株瘦弱、萎蔫,顶芽死亡且周围出现坏死组织,根系短而少、分枝多且呈褐色。果实易发生脐腐病、心腐病或空洞果,其中脐腐病初期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点,后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直径通常为1—2厘米,严重时可扩展至小半个果实;后期湿度大时,病部会寄生腐生霉菌,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会提前转色变红,多发生在第一、二穗果上,同一花序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
  辣椒缺钙:主要侵害果实,受害果在花器残余部周围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迅速扩大,有时可蔓延至近半个果实。病部组织皱缩、表面凹陷,若伴随弱寄生菌侵染,会呈黑褐色或黑色,内部果肉也会变黑但质地仍较坚实;若再遭软腐病菌侵染,则会引发病果软腐。
  黄瓜缺钙:主要发生在初花期,植株长至1—2米时发病最多,表现为新叶干尖、烂龙头等。后期瓜类作物出现裂果、畸形等生理性问题,多与缺钙密切相关。
  大白菜缺钙:未结球前易患“叶焦病”,湿度大时叶缘腐烂,内叶片边缘呈水浸状至褐色坏死;结球后缺钙会导致内部叶片顶烧干边,呈豆腐皮状,又称“干烧心”。此外,大白菜干烧心还易诱发软腐病。
  甘蓝缺钙:主要表现为叶缘卷曲、失色并出现白色条斑,生长点死亡。
  芹菜缺钙:幼叶早期死亡,植株生长细弱、叶色灰绿,生长点坏死,小叶尖端叶缘扭曲、变黑,又称心腐病。需注意与软腐病区分:心腐病发生于幼嫩心叶生长点,而软腐病发生于叶柄近地面处,且伴有臭味。
  花椰菜缺钙:花球发育期间易表现缺钙症状,新叶前端和边缘先黄化,后褐变枯死;花球发育受阻,品质下降。
  莴苣缺钙:生长受抑制,幼叶卷曲畸形,叶缘呈褐色至灰色;严重时幼叶从顶端向内部死亡,坏死组织呈灰绿色焦叶状。
  胡萝卜缺钙:叶片缺绿、坏死且分布稀疏,根部易开裂。
  蔬菜缺钙的高峰期
  一是初花期,以黄瓜为代表。黄瓜苗期长势旺盛、生长速度快,尤其夏秋季节的黄瓜,从定植到采收不足一个月。此时黄瓜生长快,但根系扩展范围小,吸收养分的范围有限;且钙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吸收难度大,进入植株后随水分运输,蒸腾作用强的叶片基本不会出现缺钙症状,而蒸腾作用较弱的果实、新叶等部位,一旦缺钙便会最先表现症状,且受害最严重,这也是黄瓜缺钙时易出现新叶干尖、烂龙头的原因。
  二是坐果多、植株负担重的时期,以茄果类蔬菜为代表。蔬菜大量坐果后,养分需求量骤增,养分优先向果实运输,导致根系获取的养分减少,生长更新速度变慢。此时若土壤较干旱,钙的吸收难度会进一步加大,极易引发缺钙症状。
  如何有效补充钙肥
  一是精准叶面喷雾。若按普通喷农药的方式喷洒成熟叶片,无法起到补钙作用。由于幼嫩部位易缺钙,叶面补钙时需重点喷洒植株幼嫩部位及幼果;同时要选择优质钙肥(如分子小、易吸收的产品)。需注意,钙肥需求量大时,单靠叶面肥难以满足蔬菜生长需求,因此叶面喷雾仅可作为应急或辅助措施,种植户需提前补充钙肥。
  二是合理浇水,保持适宜土壤湿度。浇水过勤、过量或控水过度,均会导致植株缺钙,因此需均衡浇水,避免“突然大灌一水后又干旱数日”,应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保持地面见干见湿。灌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合理浇水是减少缺钙症状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在水质硬度高的地区,有时仅靠浇水即可解决缺钙问题。此外,出现缺钙症状后,需注重根系养护,确保根系健壮、功能正常,才能有效吸收钙肥。冲施钙肥时,需避免与磷肥同用(以防产生沉淀),同时减少钾肥用量。
  三是底肥中注重补钙。可将熟石灰、石灰氮等与有机肥一同撒施到土壤中,结合高温闷棚,既能调节土壤酸碱度,又能杀灭病原菌和线虫,还可补充钙肥。目前市场上的钙肥以硝酸钙为主,既可底施,也可冲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