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肥是保障农作物高产优质、提升土壤肥力的关键举措。为精准指导农业生产,本期整理小麦、油菜、蔬菜三大作物施肥技术,从有机肥施用、肥料总量确定、配方优选,到运筹方法、中微肥补充、施肥方式改进,形成全流程技术方案。方案结合不同作物生长特性与土壤肥力差异,有机无机结合、按需调控,既注重传统施肥经验传承,又融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技术,为农户提供可操作、高效益的施肥路径,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小麦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还草量150—200公斤/亩;施用腐熟农家肥700—1000公斤/亩;施用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亩。
确定合理施肥总量。目标产量450公斤/亩左右时,氮肥(N)用量13—15公斤/亩,磷肥(P2O5)用量2.5—4公斤/亩,钾肥(K2O)用量3—5公斤/亩。
优选配方肥料。按土壤肥力实施“大配方、小调整”,基肥主推复合肥配方为45%(27-6-12)、45%(15-15-15)、25%(12-7-6),以及磷钾比例相等或相近的复混肥;选用其他肥料品种时,需根据肥料袋标明含量折算推荐施肥量。
科学运筹肥料。氮肥方面,基(蘖)肥占比60%—70%,穗肥占比30%—40%,穗肥比例可根据苗情、土情适当调整。有机肥、磷肥适宜基施,土壤含钾量偏低时,后期需适量增施钾肥。秸秆全量还田初期,在总施氮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后氮前移”方式,并配施一定量速效氮肥(按1%比例,100公斤秸秆配施1公斤尿素),保障土壤前期氮肥供应。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减少10%—20%。中微量元素肥以生长前中期叶面喷施为主。
增施中微肥。结合“一喷三防”,一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1公斤、尿素0.5—1.0公斤,兑水50公斤喷施,每次间隔7—10天;也可选用含氨基酸、腐殖酸的水溶性肥料。
改进施肥方法。基肥需在土壤耕翻前施用,或采用机械化深施;追肥宜采用穴施、条施或无人机喷施。推荐应用种肥同播技术,搭配缓控释肥,基肥每亩用45%(27-6-12或26-8-11)缓释肥40公斤左右,再根据苗情追施适量尿素作为平衡肥或穗肥。种肥同播的氮肥投入量,一般可比常规施肥量减少10%—15%。
油菜
有机无机结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倡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不具备水稻、大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条件的田块,每亩可施用200—800公斤商品有机肥或腐熟粪肥。
合理施肥总量。目标亩产200—220公斤时,全生育期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每亩推荐用量分别为13—15公斤、3—5公斤、3—5公斤。
优选配方肥料。按土壤肥力实施“大配方、小调整”,基肥主推复合肥配方为45%(15-15-15)、25%(12-7-6或13-5-7),以及磷钾比例相等或相近的复混肥;选用其他肥料品种时,需根据肥料袋标明含量折算推荐施肥量。
科学运筹肥料。基肥中,氮肥施用比例一般为60%—70%,钾肥为70%—100%,磷肥一次性施用;苔肥中,氮肥占比30%—40%,钾肥占比0%—30%。
适量补充硼肥。针对有效硼缺乏的土壤,可因地制宜采取硼肥基施或叶面喷施措施。一般基肥每亩施用硼砂0.5—1.0公斤,与常规肥料掺混均匀后施入土壤,也可选用含相应质量硼素的配方肥或缓控释肥;蕾薹期可结合菌核病防治,每亩叶面喷施0.2公斤硼砂(浓度0.2%左右)。
优化施肥方式。移栽油菜的基肥需深施,直播油菜采用种肥异位同播,实现肥料集中施用。需根据不同种植模式、播期调整施肥方式与施肥量,确保高效科学用肥;茬口合适时,提倡油菜种肥同播技术,将油菜种子与配方肥或缓控肥同步深施入土。
蔬菜
蔬菜作物施肥需依据作物品种的营养特性与肥水需求规律,遵循“减氮、控磷、增钾、补微”“少量多次、分期调控”原则,推荐“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缓控释肥”“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模式,实现节肥、节水、增产、提质、增效目标。
移栽(定植)期蔬菜基肥需做到有机无机结合,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设施菜地优先选用植物源有机肥,露地蔬菜选用动物源与植物源结合的有机肥,有机养分占作物总需肥量(以氮计)的30%—50%。有条件的地块推荐应用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蔬菜播种(幼苗定植)前需施足基肥,基肥应选用与栽培作物基肥主推配方一致或相近的配方肥、缓控释肥,且钾肥需选用硫酸钾。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块,可施用适量石灰调节酸碱度。作物栽苗后需及时浇水促进缓苗,避免大水漫灌。
生育期叶菜类蔬菜一般以氮、钾肥为主。生育期短的蔬菜,苗期需肥量较小,可不追肥或少追肥;生育期长的蔬菜,需根据基肥施用情况与作物长势,确定追肥时间和用量,做到少量多次。根茎类蔬菜生育前期以氮、钾肥为主,促进根系与地上部生长;中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投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瓜、茄、果、豆类蔬菜生育中后期对钾肥需求较高,适当增施钾肥可减少畸形果,改善产品品质。设施蔬菜提倡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土壤墒情与作物需肥需水规律,确定不同生育期的灌溉定额、补水次数、补水数量及施肥配方、施肥用量,以滴灌施肥为主。需根据水源、水质情况,科学选择过滤器和施肥器,防止管道堵塞与肥料沉淀,且追肥配方需与作物需肥规律匹配。
中微量营养元素因缺补缺管理。蔬菜作物对钙、镁、硫、硼、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较敏感,缺乏这些元素会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需根据蔬菜作物的需肥特性与土壤营养状况,通过基肥施用或生长期叶面喷施的方式,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同时需避免过量施用引发肥害。
(来源:农业科技报)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67251.html
上一篇
芹菜的育苗技术管理要点
下一篇
秋播作物施肥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