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
主要有茎基腐病、轮纹病、烟煤病。
1、茎基腐病 是分布最广,发生最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巴戟天茎基、根部、种子都可以感染茎基腐病。病原菌为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芳香镰刀菌变种)。病菌的寄生专化性较强。在巴戟天各个发育阶段均可发生,多在种植后2~3年的植株上大量发生。始发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上升到15℃以上),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进入普遍发生期,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出现二个高峰期。发病特点:病菌在10月下旬开始侵入巴戟天茎基部,近地面3~5厘米处开始发病,出现白色斑点,茎皮多纵裂,常有褐色树脂状胶质溢出。有时在茎基部的纵裂面发生腐烂枯死,植株逐渐萎黄,叶片脱落,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野生巴戟天相似的生态环境进行种植;在巴戟天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2) 以火烧土、土杂肥,加适量过磷酸钙,经过沤熟后施用;调节土壤酸碱度,减轻病害发生;不可追施氮肥。
(3)季拔草,夏季用草遮荫,以降低地表温度,保护根茎皮层不受损伤;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
(4) 把病株连根带土挖掉,并在坑内撒放石灰杀菌,以防病害蔓延。可用1∶3的石灰与草木灰施入根部,或用1∶2∶100的波尔多液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近年来还开展了生物防治试验,通过土壤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抑制该病的发生。
2、轮纹病 该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受害部分开始出现淡黄色晕圈,后由褐色变暗褐色,随后病斑不断形成轮纹斑,即同心圆,中央脱落穿孔,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防治方法:可用1∶2∶100的波尔多液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3、烟煤病 由真菌所引起。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都能越冬,成为下一年初侵染的来源。主要为害叶和嫩枝及果,在病株上形成黑色霉层,似煤烟,严重时叶片和嫩枝表面满覆黑色烟煤状物,逐渐扩大成黑色的霉斑,再逐渐扩大成黑色的霉层。由于茎叶被黑煤状物覆盖而影响光合作用,使巴戟天生长衰退,严重时可以使整株枯萎。其发生与蚜虫、介壳虫、木虱等危害有密切关系,害虫越多,病情越严重。防治方法:①通过防治虫害可达到防病效果。②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积极开展生物防治试验,可用木霉菌制剂进行防治。
4、根结线虫 发病较为普遍,为害较为缓慢,植株受害后生长不良,地上部分枝叶萎缩,植株矮小,出现早衰和畸形,严重者顶端枯萎,叶脱落而死亡。根部受害后,主根和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表面粗糙的圆形瘤状物,使根部组织突变增生为一个根结(虫瘿),犹如豆科植物的根瘤一样,切开后可见白色粒状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梨形的雌性成虫。病原为线虫纲的根结线虫,在根内或土壤内越冬,侵染根部幼嫩组织,尤其是根尖,主要通过种苗、肥料、农具和水流传播。巴戟天为深根植物,若用药剂防治根结线虫病,难度大、成本高而收效微。防治方法:
(1) 生荒地种植为好,具有较好肥力的红壤或黄矿壤,切忌在熟地育苗地连作;并加强苗木检疫,淘汰病苗,以阻止传播危害;
(2)5%澄清石灰水淋病根处,危害严重时拔除病株烧毁,并用浓石灰水或石灰粉灌、撒病穴,以免扩大传染。
5、紫纹羽病 可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受病害根表面呈紫色,当被深紫色短绒状菌丝体所包围时,皮层即腐烂, 极易剥落; 木质部初呈黄褐色,湿腐。该病是由紫纹羽卷担子菌引起的。 病原菌利用它在病根上的菌丝体和菌核潜伏于土壤内,土壤潮湿或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原菌的孳生。防治方法:
(1) 种健康苗木,栽植地注意排水,促进巴戟天健壮生长;
(2)病株及时挖出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6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