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作为常见的蔬菜种类,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侵袭是影响其高产的重要因素。掌握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对于豆角实现高产目标至关重要。从豆角生长的各个阶段来看,苗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此时若是遭遇病虫害,很可能影响豆角后续的生长态势。
豆角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等。立枯病主要侵害幼苗茎基部,使其出现椭圆形暗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凹陷,发展到后期茎基部收缩干枯,幼苗死亡。预防立枯病,要选择地势高、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豆角,并且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晒垡,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与排水性,降低病害发生几率。由于立枯病是土传病害,所以需要严格进行土壤消毒。可以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处理,按照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30毫升兑水3升的比例,均匀浇洒在苗床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到5天,之后揭开薄膜,待药味散尽后即可播种。
豆角苗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等。蚜虫繁殖能力极强,会大量吸食豆角幼苗叶片、嫩茎中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严重时幼苗生长停滞,甚至枯萎死亡。防治蚜虫,可利用其趋黄性,在田间悬挂黄色黏虫板来诱捕蚜虫。一般每亩地悬挂20到30块,高度与豆角植株顶部持平。也可选用化学药剂,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注意药剂要均匀喷施在植株的叶片正反面以及嫩茎上,确保全面覆盖,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豆角的开花结荚期,病害防治尤其不可忽视。炭疽病是此阶段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豆角受到炭疽病侵害后,叶片上会出现许多褐色至黑褐色的病斑,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颜色较深,当病情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致使叶片枯黄脱落。豆角的茎蔓和豆荚也会被炭疽病侵染,茎蔓上形成褐色凹陷的溃疡斑,豆荚上则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的病斑,稍凹陷,严重影响豆荚的品质与产量。对于炭疽病的防治,要实行轮作,避免连作,与非豆科作物轮作2到3年,减少病原菌的积累。选种时要挑选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后播种。在发病初期,可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到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到3次。
豆角锈病同样发生在开花结荚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发病初期,豆角叶片背面会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之后逐渐隆起,形成红褐色的疱斑,疱斑破裂后会散出红褐色的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随着病情发展,叶片正面也会出现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光合作用受到极大影响,进而导致豆角减产。防治豆角锈病,要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空气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菌滋生的环境。发病初期可选用粉锈宁等药剂进行防治,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每隔7到10天喷一次,连续喷2到3次。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扩散。
在豆角开花结荚期,虫害方面豆荚螟较为常见。豆荚螟以幼虫蛀食豆角的花和豆荚,造成落花落荚,被害豆荚内充满虫粪,品质变劣,严重影响豆角的产量和商品价值。防治豆荚螟,要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集中销毁,减少幼虫的栖息场所。在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初期,是防治豆荚螟的关键时期。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重点喷施在花和豆荚上,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2到3次。还可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密度。
只有全面且精准地做好豆角各个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为豆角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豆角更高产的目标,为菜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5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