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有一系列关键要点需要掌握。从播种前的准备,到苗期、穗期、花粒期的精细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觑。
播种前,选种是基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种植目的,挑选适宜的优良品种。比如在土壤肥力较高、灌溉条件好的地区,可选择高产潜力大的品种;而在干旱地区,则应优先考虑耐旱性强的品种。种子处理也至关重要。通过晒种,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为玉米苗全苗壮奠定基础。
苗期管理重点在于培育壮苗。要及时查苗补种,保证苗齐苗匀。当玉米长到3 - 4叶时,进行间苗定苗,去除弱苗、病苗、杂苗,按照合理的株距留下健壮苗。这一时期,还要注意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中耕深度一般以3 - 5厘米为宜,避免伤根。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积水,以防烂根。
穗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果穗的大小和籽粒的多少。要重施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也就是第11 - 12片叶展开时,是追肥的最佳时机。一般每亩施尿素25 - 30公斤,以满足玉米穗分化对养分的需求。施肥方法可采用条施或施,施后及时覆土。要加强水分管理。穗期玉米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 - 80%。但在降雨过多时,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影响植株生长。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这一时期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等病虫害频发,要加强监测,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规定的浓度和用量进行喷雾或灌心。
花粒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叶、保根,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提高粒重。此阶段要根据玉米生长情况适当补施粒肥。对于前期施肥不足、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可在吐丝期每亩追施尿素5 - 8公斤,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粒重。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玉米灌浆期,缺水会严重影响籽粒灌浆,导致减产。应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还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在玉米盛花期,选择晴天上午9 - 11时,用竹竿或拉绳等工具,每隔2 - 3行轻轻晃动植株,使花粉均匀落在花丝上,连续进行2 - 3次,可有效减少秃尖,增加粒数。
在整个玉米田间管理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大风前可对植株进行培土加固,防止倒伏;暴雨后要及时排水,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玉米田间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环环相扣,精细操作。只有掌握好各个生长阶段的管理要点,才能确保玉米生长健壮,实现高产稳产,为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种植户们要认真学习和实践这些管理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措施,从而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5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