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高产种植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至关重要。想要实现花生高产,从播种环节就需要精心规划与操作。
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地。花生喜欢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避免选择低洼易积水或者过于黏重的土地。在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耕细耙,深度一般在25厘米左右为宜,这样能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为花生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化肥。一般每亩可施入农家肥3000 - 4000公斤、尿素10 - 15公斤、过磷酸钙30 - 40公斤、硫酸钾10 - 15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后翻入土中。
接着是花生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来挑选合适的品种。比如在一些生育期较长、积温较高的地区,可以选择产量潜力较大的中晚熟品种;而在生育期较短的地区,则应选择早熟、适应性强的品种。优良品种应具备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等特点。购买种子时,要选择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晒种处理。晒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一般在播种前2 - 3天,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在干燥的地面或席子上,厚度约5 - 6厘米,晒1 - 2天,每天翻动3 - 4次,使种子受热均匀。
播种时间的确定也不容忽视。花生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左右,最适温度为25 - 37℃。一般来说,当地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慢,易受病菌侵染,造成烂种缺苗;过晚播种,虽然出苗快,但生育期缩短,影响产量。在适宜的播种期内,还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最好选择在晴天播种,避免在阴雨天播种,以防土壤湿度过大导致种子霉烂。
播种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条播和播。条播时,行距一般在40 - 50厘米,开沟深度3 - 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播则是按照株行距20×30 - 40厘米挖,每播种2 - 3粒种子,覆土厚度2 - 3厘米。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大花生品种每亩种植8000 - 10000,小花生品种每亩种植10000 - 12000。
播种后,要及时镇压。镇压可以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促进发芽。镇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压坏种子。要做好田间的保墒工作,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可在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确保种子发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花生播种环节是实现高产的基础,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从选地、选种、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到播后管理等,才能为花生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最终达到高产的目标,为农民朋友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55022.html
上一篇
茄子病虫害防治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