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对于高粱农户而言,掌握高产技巧是实现丰收的关键。以下这些要点,是每一位高粱农户必须知晓的。
品种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需求来挑选适宜的高粱品种。比如在一些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就应选择耐旱性强的品种;而对于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则可考虑产量潜力大的品种。优质的高粱品种不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还具备抗病虫能力强、生长势良好等优点,为高产奠定基础。在购买种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土壤的准备工作不可马虎。高粱适宜种植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深耕深度一般在 25 厘米左右为宜。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配合适量的化肥。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高粱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支持。一般每亩可施入农家肥 3000 - 5000 公斤,再加上适量的复合肥,如氮磷钾比例为 15 - 15 - 15 的复合肥 30 - 40 公斤。
适时播种是保证高粱高产的重要环节。高粱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当土壤 5 厘米深处地温稳定在 12 - 13℃时即可播种。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慢,易受病虫害侵袭;过晚播种,则会影响高粱的生长周期和产量。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点播,条播行距一般在 50 - 60 厘米,点播株距根据品种而定,一般在 15 - 20 厘米。播种深度以 3 - 5 厘米为宜,确保种子能顺利发芽出土。
合理密植也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高粱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一般紧凑型品种每亩种植密度在 8000 - 10000 株,半紧凑型品种每亩种植密度在 6000 - 8000 株,松散型品种每亩种植密度在 4000 - 6000 株。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和养分等资源,提高群体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穗数和粒数,从而实现高产。但也要注意避免种植过密,导致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滋生,影响高粱的生长和产量。
田间管理贯穿高粱生长的全过程。在高粱苗期,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壮。当高粱长到 3 - 4 片叶时,要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5 - 6 片叶时,进行定苗,按照预定的株距留足壮苗。要加强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在高粱拔节期,是生长旺盛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较大,要及时追肥浇水。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追施尿素 20 - 25 公斤,结合浇水进行,以满足高粱快速生长的需要。在高粱抽穗开花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但也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根系缺氧腐烂。
病虫害防治是高粱高产的保障。高粱常见的病害有黑穗病、炭疽病、叶斑病等,虫害有蚜虫、螟虫、粘虫等。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通过合理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等农业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捕食害虫;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适时收获也不容忽视。高粱的收获时期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当高粱穗子上的籽粒达到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时,是最佳收获期。此时,高粱籽粒饱满,色泽鲜艳,含水量适中。收获过早,籽粒尚未充分成熟,会影响产量;收获过晚,易造成籽粒脱落,降低产量,同时也会影响品质。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使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贮藏标准,一般含水量在 13%以下为宜,以便安全贮藏。
高粱农户要想实现高粱高产,必须全面掌握这些高产技巧,从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密植、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各个环节都精心操作,才能获得理想的收成,提高经济效益。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54976.html
上一篇
详解柚子人工智能助农
下一篇
属鸡名字女三个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