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豆角高产技巧注意事项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5-05-20 21:56:03
  • 2

豆角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掌握高产技巧并注意相关事项至关重要。想要豆角实现高产,需从多个方面着手。

土壤的选择与准备是基础。豆角适宜种植在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深度最好达到30厘米左右,这样能使土壤更加松软透气,有利于豆角根系的生长和伸展。施足基肥也不容忽视,可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如猪牛粪、鸡粪等,每亩施用量在3000 - 5000公斤左右,再配合适量的复合肥,如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后翻耕入土,为豆角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种子的处理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要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豆角品种,如绿龙架豆、泰国架豆王等。在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晾晒,选择晴朗的天气,把种子摊在阳光下暴晒1 - 2天,这样能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然后用温水浸种,水温保持在55 - 60℃,浸泡15 - 2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继续浸泡4 - 6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浸种后捞出晾干,可使用种衣剂进行拌种,以预防病虫害。

合理密植对于豆角高产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品种的豆角,其种植密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蔓生豆角行距在60 - 70厘米,株距25 - 30厘米;矮生豆角行距40 - 50厘米,株距20 - 25厘米。合理的密植既能保证豆角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

豆角生长期间的施肥管理至关重要。除了施足基肥外,还需根据生长阶段进行追肥。在豆角幼苗期,以氮肥为主,可追施尿素5 - 8公斤/亩,促进幼苗生长。当豆角进入开花结荚期,对肥料的需求增大,此时应重施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可每亩追施复合肥20 - 30公斤,每隔10 - 15天追施一次,共追施2 - 3次。还可进行根外追肥,如在花期喷施硼砂溶液,能提高豆角的结荚率。

水分管理也是豆角高产的重要保障。豆角耐旱性较强,但在生长期间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在播种后至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幼苗期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增加,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避免田间积水,否则易导致根部腐烂。一般每隔7 - 10天浇一次水,在高温干旱天气要增加浇水次数,在雨后要及时排水。

整枝搭架对于豆角的生长和通风透光非常关键。当豆角蔓长到3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可选用竹竿或尼龙绳搭建“人”字形架,架高2米左右。引蔓时要注意将蔓均匀分布在架上,避免相互缠绕。要及时进行整枝打杈,去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以及生长过密、瘦弱、病虫害的枝条,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豆角多开花、多结荚。

病虫害防治是豆角高产的重要防线。豆角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豆荚螟、红蜘蛛等。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如防治锈病可选用粉锈宁,防治炭疽病可选用多菌灵,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防治豆荚螟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等。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在豆角生长后期,及时采收也能促进植株继续生长和后续结荚。一般当豆角荚长到饱满、色泽鲜绿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注意轻采轻放,避免损伤植株和其他豆角荚。及时采收能减少养分消耗,使植株集中养分供应后续的开花结荚,从而提高豆角的总产量。

要实现豆角高产,需要在土壤准备、种子处理、合理密植、施肥浇水、整枝搭架、病虫害防治以及及时采收等各个环节都做好相应的工作,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收获理想的高产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