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玉米拔节期,水浇猛了易倒伏,稳着来!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5-05-16 18:21:02
  • 3

在玉米生长的重要阶段——拔节期,水分的管理至关重要。此时,若浇水过猛,极易导致玉米倒伏,影响其生长及最终产量。所以,必须稳着来,科学把控浇水节奏与量,确保玉米茁壮成长。

玉米拔节期是其生长的关键转折点,植株快速向上生长,茎节不断伸长。这个时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为迫切,但并非越多越好。水浇猛了,土壤湿度急剧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被大量水分占据,透气性变差。玉米根系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呼吸,生长受阻,扎根不稳。茎秆在水分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变得脆弱,机械组织发育不良,难以承受植株上部的重量。一旦遇到风雨等外力,就极易倒伏。

那些因为水浇猛而倒伏的玉米,景象令人心疼。原本笔直向上的植株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叶片相互挤压,无法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光合作用效率大幅降低。植株之间通风不畅,病虫害也更容易滋生蔓延。倒伏后的玉米,养分输送受到严重影响,根系吸收的养分和水分难以顺利向上运输到各个部位,导致上部叶片发黄、生长停滞,严重时甚至整株死亡。

要做到稳着浇水,首先需密切关注土壤墒情。通过查看土壤表面的干湿状况、用手捏土等方式,准确判断土壤缺水程度。一般来说,当土壤表层干燥,深度约 5 厘米左右的土壤手握不成团时,就需要浇水了。浇水时,应采用小水慢灌的方式,让水分缓缓渗透到土壤中。这样既能保证玉米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又能避免土壤湿度过大。比如,可以每隔几天浇一次小水,每次浇水量以湿透根系分布层为宜。

还要结合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浇水策略。若即将迎来降雨,可适当减少浇水量或暂停浇水,避免雨后土壤积水。相反,在连续干旱无雨的时段,要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但仍不可大水漫灌。要注意浇水时间,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此时气温相对较低,水分蒸发慢,能让玉米更好地吸收利用,也可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除了合理浇水,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来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比如,在玉米拔节期适当进行中耕培土,将行间的土壤培到玉米植株基部,形成一个小土垄。这样不仅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还能起到支撑植株、防止倒伏的作用。合理施肥也不容忽视,增施钾肥能使茎秆坚韧,提高抗倒伏能力。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状况,科学配比氮、磷、钾肥料,确保营养均衡供应。

在玉米拔节期,稳着浇水是保障玉米正常生长、防止倒伏的关键。种植户们要时刻关注玉米生长动态,掌握科学的浇水方法,并结合其他管理措施,为玉米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让它们在这个重要阶段稳健生长,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收获饱满、高产的玉米,实现农业生产的丰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