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草莓灰霉病导致烂果,如何防控?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5-05-16 16:56:01
  • 2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过程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害,一旦发病,极易导致草莓烂果,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如何有效防控草莓灰霉病导致烂果至关重要。

草莓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引起,这种病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极易滋生和传播。发病初期,草莓果实表面会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果实变软,表面覆盖一层灰色霉层,最终导致果实腐烂。病菌不仅会侵害果实,还会侵染叶片、花等部位,严重影响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防控草莓灰霉病导致烂果,首先要从种植环境入手。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地块种植草莓,避免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建园。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在草莓生长期间,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传播扩散。

加强栽培管理也是防控草莓灰霉病的关键措施。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草莓植株的抗病能力。合理浇水,避免大水漫灌,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等方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在草莓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植株徒长,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要做好温湿度调控。在冬季和早春,可通过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等方式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在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换气,控制棚内温度在20-25℃,湿度在60-70%。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遮荫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草莓生长。

及时防治病虫害也不容忽视。在草莓生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物理防治可采用悬挂诱虫板、安装防虫网等方式,诱捕害虫,防止害虫传播病菌。生物防治可选用有益微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抑制病菌生长繁殖。化学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滥用农药。在草莓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要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防止农药残留影响草莓品质。

在草莓花期,要加强人工授粉,提高草莓坐果率。及时摘除病花、病果和老叶、黄叶,减少病菌侵染源。要注意避免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进行农事操作,防止病菌传播。

对于已经发病的草莓植株,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选用多菌灵、百菌清、嘧霉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对于病情较重的果实,要及时摘除,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扩散。

防控草莓灰霉病导致烂果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从种植环境、栽培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才能有效降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确保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种植户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种植品种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切实做好草莓灰霉病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