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大翼豆的种植技术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3-12-08 14:30:01
  • 74

大翼豆的种植技术

大翼豆是一种在我国广东、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区分布比较多的植物。它主要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地区分布比较多,因为它是原产热带气候环境中的一种饲草,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中生长的速度以及效果也会更好。

    种子处理:大翼豆种子硬实率占40-70,不进行任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只有26.6%。清水浸泡24小时后发芽率为38.2,机械磨擦划伤种皮发芽率59.8,浓硫酸处理3分钟发芽率65.4,浓硫酸处理15分钟,发芽率由18上升到94。在草地上,经过烧草处理后的大翼豆种子,发芽率比不烧草处理的提高20倍。处理后的种子,建议接种豇豆属的根瘤菌后播种。盆栽接种根瘤菌试验获得过于物质增产40,植株含氮量提高29的结果。常用的接种方法是泥炭菌剂与种子混合均匀,用1的甲基纤维素胶液粘着剂,用钙镁磷肥作丸衣材料种子球化后播种。可以提高结瘤率,增加固氮能力,早定植,形成优势群落。接种根瘤菌的大翼豆,每年所固定的氮为100-170千克/公顷。3周龄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氮素,43-50从土壤中获得。15周龄后从土壤中吸收2-4的氮素。

    播种:大翼豆耐粗放的耕作条件,在同等的播种条件下,可比其它牧草早发根定植,形成群落优势,用于打草地或放牧地。用翻耕或重耙处理地表,也可用草甘磷杀灭原生植被后,采用条播、点播或撒播的方式建植草地。

     多采用春播或夏播,3-7月份均可播种,但早播有利于生长。条播行距40-50厘米,播种深度1-2厘米,播种量6-7.5千克/公顷。留种地用1米×1.5米的规格点播,播种量25-50克,每穴定植一株。施农家肥15000-225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225千克/公顷作基肥。用播篱攀缠,通风透光良好,可以提高结实率,增加籽粒产量。当年播种的植株,开花结籽与缩根两年生相比,生长时间虽短,但开花期集中,种子产量比二年生的产量高。一般大翼豆种子产量300-375千克/公顷。种子地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力偏瘠,特别是全氮肥量偏低(0.08左右),有机质1.5以下的土壤播种。也可撒播。苗期生长慢,注意防除杂草。生长期间施钙镁磷肥375-450千克/公顷,氯化钾75-150千克/公顷,不施氮肥。每年可刈割2-3次,留茬高30厘米以利再生。

     大翼豆施用氮、磷、钾的复合肥400千克/公顷,在磷、钾缺乏的土壤上相应加大用量。有效磷的水平低,直接影响大翼豆的根瘤固氮效能。在pH值很低的地方,施用石灰2000-4000千克/公顷。施用氮素30-50千克/公顷。可以解决混播禾本科牧草早期对氮的需要,但过多地施用氮肥,组合中禾草的竞争能力提高,则抑制大翼豆的生长;施钙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铝和钙可以促使大翼豆节间伸长和氮的含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