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秸秆还田咋还?少一步,小心虫子泛滥成灾!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5-05-14 23:00:02
  • 21

秸秆还田咋还?少一步,小心虫子泛滥成灾!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举措,它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焚烧秸秆带来的火灾隐患。如果秸秆还田的方法不当,却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虫子泛滥成灾。那么,秸秆还田究竟该怎么还呢?怎样才能避免因秸秆还田而导致虫子肆虐呢?

秸秆还田咋还?少一步,小心虫子泛滥成灾!

在进行秸秆还田之前,要对秸秆进行适当的处理。不能直接将大量未处理的秸秆随意抛洒在田间。如果秸秆过长、过粗,会影响其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而且容易在土壤表面形成空隙,为害虫提供藏身之所。所以,最好先将秸秆进行粉碎。使用专门的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成小段,长度一般控制在5厘米左右为宜。这样的秸秆更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同时也能减少害虫的栖息空间。

秸秆还田时要注意控制还田量。虽然秸秆还田有诸多好处,但并非还田量越多越好。过量的秸秆还田会导致土壤中碳氮比失衡,微生物在分解秸秆时会与农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过多的秸秆在土壤中堆积,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湿度增大,这种环境恰恰有利于害虫的滋生。一般来说,每亩地的秸秆还田量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较为合适。

要配合适量的氮肥进行秸秆还田。因为秸秆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补充氮肥可以促进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加快秸秆的腐熟速度。适量的氮肥还能调节土壤的碳氮比,保证农作物生长有足够的氮素供应。一般在秸秆还田时,每亩地可施入10 - 15公斤的尿素。

及时翻耕土壤也是关键步骤。秸秆还田后,要尽快进行翻耕,将秸秆埋入土壤深层。这样既能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又能破坏害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害虫数量。翻耕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

还有,要注重田间的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有利于秸秆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过于干旱的土壤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秸秆的分解速度;而过于潮湿的土壤则容易导致害虫滋生。

要加强对田间害虫的监测。即使采取了正确的秸秆还田方法,也不能完全杜绝害虫的出现。定期巡查田间,一旦发现害虫有泛滥的迹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优先选择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害虫的天敌等;若害虫数量过多,可在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秸秆还田是一项有益的农业措施,但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少了任何一步,都可能引发虫子泛滥成灾的后果。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秸秆还田,才能在增加土壤肥力的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