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
  • 农业
  • 2024-06-13 05:40:01
  • 7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一、传播途径

    经与病鸭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病鸭是主要的传染源,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二、发病诱因

    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粪尿蓄积,空气含氨量过高,以及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

    三、危害特点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5%-75%不等。病菌易出现交叉感染,使疾病长期存在于鸭场内,严重影响鸭只生产性能的提高甚至危及其生命。

    四、症状特点

    患鸭精神委顿,食欲下降甚至废食,咳嗽和打喷嚏,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拉绿色稀粪,头颈扭转,全身发抖,行走跛行,运动失调。

    五、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

    2.对水域进行经常性消毒。

    3.药物预防;多种抗生素都对鸭传染性浆膜炎有效,如新生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等均可选用。

    注意:鸭疫里氏杆菌对多种抗菌素极易产生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李国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