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蛆学名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钻食韭菜地下部分和嫩茎,危害轻时植株萎蔫断叶,重的成墩死亡,甚至整畦发黄绝产。韭蛆发生周期短,发生的代数受气温影响。以幼虫或蛹在韭墩周围土壤中越冬,在保护地生产中冬季也有韭蛆危害。露地韭菜萌发时,越冬代幼虫开始活动,成虫在3月中下旬出土。成虫喜阴,上午在韭墩附近飞舞,在土缝里产卵;幼虫喜湿,并有腐食特性,田间施用未腐熟的鸡粪时韭蛆发生严重。春季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开始危害,4月中下旬地温16℃-22℃时是韭蛆危害的高峰期,地温超过26℃韭蛆危害程度反而降低。
防治措施 首先,在韭菜萌发前将韭菜畦表土起出晒根,但不要伤到太多的韭菜根系,起出的表土也要翻晒,经5-6天可将幼虫杀死;其次,在晒土回填后,要全田浇施48%地蛆灵(毒死蜱+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以提高防治效果。
(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王德明 )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2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