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猪有异常行为是很正常的,例如兴奋、咬尾、互咬、不耐应激等,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症状,任其发展,会造成很重的后果,为此,下文为大家介绍解决圈养猪异常行为的三大方法!
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可诱发异常行为的发生。例如:当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低,猪体蛋白质代谢会发生紊乱,并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其 中包括兴奋互咬;当日粮中铁、铜、钙、镁和食盐等矿物质元素缺乏或比例不当时,会出现惊厥、不耐应激、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异常表现,同样也会促使互咬和打斗;维生素是体内许多相关代谢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当缺乏维生素时,肌体就会发生代谢机能紊乱,从而引起异常行为发生。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温度、光照强度等。如当猪舍内环境卫生条件差时,加上通风效果不良,有害气体,如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浓度在舍内蓄积过高会引起猪群烦躁,这些应激因素会刺激咬尾的发生。猪舍内高温、高湿易引起猪体表瘙痒,也可诱发互咬。在恶劣的环境中,噪音、强光等因素会促进猪的应激反应,增加打斗。
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导致猪圈空间过于狭小,猪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冲突,为争夺采食和饮水的位置互相咬斗;转群后,猪群都要熟悉料槽、水槽以及圈内各种设施,并建立群居次序,这时猪群通常表现十分活泼,常常发生打斗,特别是体重小的猪常是被咬的对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2547.html
上一篇
秸秆氨化后喂羊营养丰富
下一篇
金定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