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苗期至收获期均能发生,以花期发病最多。病株地上部初表现失水状,通常是在主茎顶梢第2叶片首先萎蔫或侧枝顶叶暗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叶色变淡,但仍保持绿色,故名“青枯”。植株地下部主根尖端变色软腐,纵切根茎部,初期维管束变浅褐色,后变黑褐色。在潮湿情况下,剖视茎部,常见有浑浊的乳白色细菌液,用手挤压可流出菌浓。自发病至枯死一般7一15天,严重时2-3天可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轮作倒茬。以与红薯、玉米、谷子或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较为适宜,轮作周期3-5年。(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OS-施特灵水剂300-400倍,灌根1-2次;也可用600-800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还可用链霉素200-400毫克/公斤(200ppm-400ppm)浸种或灌根。
( 来源:河北行唐县农业局 )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24470.html
上一篇
花生粕喂牲畜讲究合理搭配
下一篇
花生缺素症的诊断与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