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原为一种球形病毒,直径300纳米左右,种类有待鉴定。主要通过养殖池水传染。
症状:鱼体背部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周围皮肤变为白色。初期疣状突起小而白,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变大并溃烂出血。患病鱼普遍体质较差,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慢,但较少出现死亡。
流行:该病发生于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一般感染率不高,个别养殖池的感染率可达50%,较少出现死亡。
防治:选择健康苗种进行养殖,养殖场内定期消毒。该病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个别患病鱼症状可慢慢消失而自愈。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以防相互传染。也可用消毒刀具切除疣状突起,然后在伤口处涂抹土霉素软膏,继而以甲醛药浴处理,以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继发感染。
( 来源:中国渔业报 作者:万黎 )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2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