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染病植株一般先从外部叶片的叶尖出现黄色或黄褐色条斑并向叶鞘及内叶发展,植株生长缓慢,较正常植株矮小,假茎变软、腐烂,后朗整株发黄枯死,受害组织呈灰黑色并出现灰白色菌丝层和黑色菌核。染病蒜瓣的受害处,初期表皮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组织下陷,边缘无色或浅褐色,凹陷处有白色菌丝,以后在组织内外产生黑色菌核。根部染病后,最初呈水浸状,以后变软、腐烂。春末夏初多雨时,病情发展较快,夏季高温干燥时,病情发展较慢。长期连作,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严重。
防治:第一,避免连作,实行3~4年轮作。第二,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蒜,加强松土保墒,降低地表湿度。第三,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在未形成菌核时连根带土挖出深埋。第四,播种前,种瓣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用量为种瓣重量的0.3%。拌种的方法是,先将药粉用适量水溶解,装在喷雾器中喷拌种瓣,晾干后播种。第五,田间发病初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责任发布:乔六花)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