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育迟缓:温度偏低,处于子实体正常生长所需温度的下限,子实体生长受阻,发育迟缓。
2.色泽趋暗:冬季菇棚需要保温,加之覆盖物偏厚重,造成光照不足,尤其空气湿度长时间保持恒定状态,导致菇体没有了正常的光泽。
3.褐色斑点:多是细菌性病原菌侵染所致。
4.平菇菌刺、猴头菇暗红:棚温低,低至子实体耐受的最低温度以下、但尚可以使之勉强存货的温度界限范围内。
5.子实体“攥拳”:一是菌株问题,尤其平菇的中广温型菌株在低温季节出菇,常会出现该问题;二是药害,主要是敌敌畏等药物,无需将药物喷洒到菇体上,只要食用菌的其提交呼气那种含有敌敌畏的气味,即可发生该问题。
6.杏鲍菇白疙瘩、菌盖比例失调:处温度低以外,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是主要原因。
7.长短不齐:主要是没有经过菌丝后熟处理、骚菌处理不到位、现蕾后没有进行调温控制等原因所致。此外,接种菌块的大小不一、菌种的菌龄差别较大等,也是重要原因。
8.呈水渍状:主要原因是长时间密闭菇棚,空气湿度也基本恒定。此外,即使短时的大水喷淋,也会使食用菌呈水渍状,如香菇,一旦喷洒大水,该菇体终生呈现呈水渍状。
9.发黄或死亡:一是真菌性病原侵染,二是温差等刺激过重,菇蕾或幼菇不能适应而死亡。
10.失去正常的原白色、色泽发暗、发乌。主要是由于光照不足,温度过低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造成的。
11.腐味、腐臭味:多是细菌或真菌侵染所致。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1441.html
上一篇
食用菌冬季怎么栽培
下一篇
食用菌防病应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