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高产作物的应用、微肥投入不足以及北方石灰性土壤自身碱性反应及氧化作用,使铁形成难溶性化合物而降低其生物学有效性,致使植物缺铁黄化病连年发生,涉及的植物品种较为广泛,植物这种缺铁黄化病害的后果不但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更重要的是影响人体健康,如缺铁营养病、缺铁性贫血病等。而合理施用铁肥有助于提高植物性产品的铁含量,改善人类的铁营养。
施肥是补充铁营养最易实现的措施,而铁肥品种及其合理施用尤为重要。
1、铁肥的种类
1.1 无机铁肥
(1)氧化铁-硫酸铁的混合物是用具氧化作用的浓硫酸与氧化亚铁与氧化铁反应制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Fe2O2-Fe2 (SO4)3,通常加入锰、硼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有效性取决于加工过程中硫酸的用量,硫酸用量大则其有效性高。
(2)金属硫酸盐硫酸亚铁盐(FeSO4·xH2O),有一水、二水及七水化合物,含铁量因结晶水含量而异,其有效性因氧化作用而降低,使用时不如氧化物-硫酸盐混合物经济,不可与许多杀病农药混用,因易对作物产生烧害。
(3)能增加铁有效性的酸化物质黄铁矿,元素硫,硫酸。黄铁矿(FeS2)和元素硫在通气良好的氧化土壤中,可缓慢氧化生成硫酸,提高土壤酸性,增加土壤铁的溶解性,从而提高土壤铁的植物有效性。
1.2 有机铁肥
络合、螯合、复合有机铁肥。
(1)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酰三胺五醋酸铁(DTPAFe)、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铁(HEEDTAFe)、乙二胺二(O-羟苯乙酸)铁(EDDHAFe)、乙酰二胺-二(2-羟基-4-甲酰-酚基)乙酸铁(EDDHMAFe),这类铁肥可适用的pH、土壤类型范围广,肥效高,可混性强。但其成本昂贵、售价极高,多用作叶面喷施或叶肥制剂。
(2)羟基羧酸盐铁肥
柠檬酸铁、葡萄糖酸铁十分有效。柠檬酸土施可提高土壤铁的溶解吸收,可促进土壤钙、磷、铁、锰、锌的释放,提高铁的有效性。柠檬酸铁成本低于EDTA铁类,可与许多农药混用,对作物安全。
(3)有机复合铁肥
由造纸工业副产品制得的木质素磺酸铁、多酚酸铁、铁代聚黄酮类化合物和铁代甲氧苯基丙烷,作为微量元素载体成本最低,但其效果较差,与多种金属盐不易混配。
1.3 生物分泌物质
生物分泌物质包括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土壤中微生物分泌物质,它们能提高土壤难溶铁的溶解性,从而提高铁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铁肥仍以价格低廉的无机铁肥为主,无机铁肥以硫酸亚铁盐为主。有机铁肥主要制成含铁制剂在销售,很少有标明成分的纯螯合铁肥化合物销售。如EDDHA、HEETA、EDDHMA类螯合铁、柠檬酸铁、葡萄糖酸铁等主要用于含铁叶面制剂肥。而生物铁肥正在研究,尚未进入商业化生产销售。
在纠正植物缺铁失绿症时,土壤施用的铁肥仍以硫酸亚铁为主,造纸下脚料制成的铁有机化合物也用于土壤施用。而螯合铁肥、柠檬酸铁、葡萄糖酸铁及生物铁肥因其价格昂贵,土壤施用成本过高,主要用作叶面喷施,少量用于土壤施用,以矫正严重的植物缺铁症。
2、植物缺铁原因及症状
测定表明石灰性土壤的铁含量一般并不低,有时还相当高,但为什么石灰性土壤上植物易缺铁呢?这主要是由于石灰性土壤中铁的植物有效性非常低,土壤中的铁在一般情况下均会氧化为溶解性极差的氧化铁或沉淀为氢氧化铁,使植物难于吸收利用。因此,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许多植物存在着潜在性缺铁,并易发生缺铁失绿症。而近年来高产作物品种的推广使用,铁肥的投入不足以及土地单一种植模式的发展(如果园、大棚温室),使得植物缺铁病害发生日益普遍而严重。缺铁的土壤不仅局限于石灰性土壤,高位泥炭土、砂质土、通气性不良的土壤、富含磷或大量施用磷肥的土壤、有机质含理低的酸性土壤、过酸的土壤上易发生缺铁。缺铁敏感的植物有苹果、猕猴桃、葡萄、桃树、柑橘、花生、大豆和高粱等。植物缺铁总是从幼叶上失绿表现出来,典型的症状是叶片的叶脉之间失绿,在叶片上往往明显可见叶脲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顶芽不死。严重缺铁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逐渐坏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对于果树类缺铁,除了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其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这在桃、猕猴桃和柑橘果实上表现极为明显。桃果实瘦小、色淡、红色素不能充分发育,果实味淡不甜;柑橘果实变小变硬,果皮淡黄,水汁少,味道酸;猕猴桃果实小,果皮发黄,味涩发酸,易发软腐烂。
3、铁肥的肥效
铁肥的肥效虽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电位等,但根本是决定于铁肥化合物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在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中,土壤铁以多种形态存在,稳定性很高的氢氧化铁为其之一(稳定常数为log Kt=38.57),它是一种溶解性极差的化合物,其控制着土壤溶液中铁的浓度,使土壤溶液铁浓度通常低于10—10mol/L,低于营养液栽培中铁的最低浓度10—8mol/L的要求水平。因而,土壤有效铁浓度通常低于作物吸铁临界水平,作物难于吸收利用。施入土壤的无机铁肥因氧化作用及土壤碱性作用最终会转化为氢氧化铁,因此,无机铁肥在土壤中的效果很差。而有机螯合铁肥则是稳定性很高的含铁化合物,其稳定常数多接近于氢氧化铁的稳定常数,而且有机螯合铁肥多为溶性的,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很高。而有机螯合铁肥化合物的稳定性愈接近氢氧化铁者,其有效性就愈高。柠檬酸铁为11.2。HEEDTAFe为19.6,EDTAFe稳定常数为25.0,微生物铁载体(根铁素)稳定常数为29.6,DTPAFe为30.2,EDDHAFe为33.9,葡萄糖酸铁为37.2。而植物高铁载体(麦根酸铁)的稳定常数为32.5-33.3,虽说其稳定常数不是最高者,但由于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着与植物高铁载体吸收相匹配的高效运输系统,因此,其对植物的供铁效果远远高于其它种类铁肥。
4、植物缺铁的矫正及铁肥的施用
(1)铁肥在土壤中易转化为无效铁、其后效弱。因此,每年都应向缺铁土壤施用铁肥,土施铁肥应以无机铁肥为主,即七水硫酸亚铁,价格非常低廉,约2元/kg。施铁量一般为22.5—45kg/公顷。
(2)根外施铁肥,以有机铁肥为主,其用量小,效果好。螯合铁肥、柠檬酸铁类有机铁肥价格极为昂贵,约12元/kg以上,土壤施用成本非常高,其主要用于根外施肥,即叶面喷施或茎秆钻孔施用。果树类可采用叶片喷施,吊针输液,及树干钉铁钉或钻孔置药法。
叶面喷施是最常用的校正植物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也就是采用均匀喷雾的方法将含铁营养液喷到叶面上,其可与酸性农药混合喷施。吊针输液与人体输液一样,向树皮输含铁营养液。树干钉铁钉是将铁钉直接钉入树干,其缓慢释放供铁,效果较差。钻孔置药法是在茎秆较为粗大的果树茎秆上钻孔置入颗粒状或片状有机铁肥。
(3)叶面喷施铁肥的时间一般选在晴朗无风的下午4点以后,喷施后遇雨应在天晴后再补喷1次。无机铁肥随喷随配,肥液不宜久置,以防止氧化失效。
(4)叶面喷施铁肥的浓度一般为5—30g/kg,可与酸性农药混合喷施。单喷铁肥时,可在肥液中加入尿素或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洗衣粉),以促进肥液在叶面的附着及铁素的吸收。由于叶面喷施肥料持效期短,因此,果树或长生育期作物缺铁矫正时,一般每半月左右喷施1次,连喷2—3次,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5)土施铁肥与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硫酸亚铁和硫酸钾造粒合施的肥效明显高于各自单独施用的肥效之和。
(6)浸种和种子包衣对于易缺铁作物种子或缺铁土壤上播种,用铁肥浸种或包衣可矫正缺铁症。浸种溶液浓度为1g/kg硫酸亚铁,包衣剂铁含量为100g/kg铁。
(7)肥灌铁肥对于具有喷灌或滴灌设备的农田缺铁防治或矫正,可将铁肥加入到灌溉水中,效果良好。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13535.html
上一篇
硫酸钾与氯化钾咋区别
下一篇
波尔山羊羊舍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