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混配技术农民打药经常遇到的操作方式,它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制剂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混合药液进行喷施,以提高防治效果、节省成本和减少用药次数的技术。农药混配技术有利有弊,如果混配不当,不仅会降低药效,还可能引起药害或抗药性。因此,农药混配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药混配技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步:查看农药说明书或标签。
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机制,有些农药可以相互配合,有些农药则会相互抵消或干扰。因此,在混配前,要先查看农药说明书或标签,了解农药的成分、剂型、作用范围、使用方法、禁忌事项等信息,避免混配不适合的农药。例如,一些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否则会发生水解或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失效;一些微生物制剂不能与杀菌剂混用,否则会被杀死而失效;一些立体构型较单一的有效成分只在很窄的pH范围内稳定,偏酸性或偏碱性的介质都会影响其稳定性和活性。
第二步:进行小试验。
如果农药说明书或标签没有明确禁止混配的规定,可以先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或者瓶子中进行小试验,将需要混配的药液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观察是否出现沉淀、气泡、浮油、分层、变色、发热等不正常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农药之间发生了物理或化学变化,不能混用。如果没有出现这些现象,还应进行田间小面积或单株农作物的药害试验,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没有药害,才可以放心大面积使用。
第三步:控制混配数量。
农药混配一般以2-3个品种为宜,必要时也可以三种以上,但是再多就容易产生不良后果。特别是同一类型的农药,如同为杀虫剂或同为杀菌剂的农药,混配尽量不要超过四种以上。过多的农药混配不仅会增加施用量和成本,还可能增加残留和污染风险,甚至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第四步:根据目标选择混配方式。
根据防治目标的不同,可以选择共防类或单治类两种混配方式。共防类是指针对同一目标(如同一种病虫害)的不同毒杀机制或作用方式的农药进行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延缓抗药性。共防类的混配方式通常是按平分的相加作用的规则,即两种农药混配时,各自保持原用药量的一半;三种农药混配时,各自保持原用药量的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单治类是指针对不同目标(如不同种类的病虫害)的农药进行混配,以实现一次用药能防治多种病虫害的目的。
第五步:按顺序混配。
不同剂型的农药混配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以免影响药液的悬浮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农药混配的顺序为:微肥、水溶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并不断搅拌,待一种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加下一种药剂。如果两种可湿性粉剂混合,要先将可湿性粉剂混合均匀,再加水稀释。进行二次稀释混配时,建议先在喷雾器中加入大半桶水,加入第一种农药后混匀。然后,将剩下的农药用一个塑料瓶先进行稀释,稀释好后倒入喷雾器中,混匀。
(来源:北方蔬菜报种植宝典)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伊川生活网--www.yichuanxian.com.cn 联系QQ/微信:37998336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ian.com.cn/nongye/12170.html